涧边濯足还听瀑,闲著松窗一事无。
借问伊人何姓氏,非愚公定是潜夫。
【解析】
此为七绝,首句“涧边”二句写诗人闲适的心境;后两句写借问伊人。全诗语言平白如话,意境幽深含蓄,是一首很美的诗。
王蒙(1301—1385)字叔明,号青原子,山东诸城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书法家。洪武中官至学士承旨。《王叔明集》有《青原堂集》,收入诗文多首,风格清丽俊逸,尤以七言律诗最为著名。
王蒙的诗歌创作,在明代是颇为著名的。他的《青原堂集》中有五律八首,其中以《题松窗高士图》为最著名。这首诗是作者借画咏怀之作,通过描写高士隐居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志趣和思想情感。
【点评】
这是对七绝的赏析。
(1)
“涧边濯足还听瀑”:涧边溪水声潺潺,诗人赤脚站在溪边,任泉水冲洗双脚,听着瀑布的轰鸣声。
(2)
“闲著松窗一事无”:坐在松林环绕的小窗前,什么事也没有,只是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3)
“借问伊人何姓氏,非愚公定是潜夫”:我问你,你是谁呢?不是愚公(指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主人公),那肯定是另一个叫张良的人了。
译文:
涧边溪水声潺潺,诗人赤脚站在溪边,任泉水冲刷双脚,听着瀑布的轰鸣声。坐在松林环绕的小窗前,什么事也没有,只是静静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我问你,你是谁呢?不是愚公(指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主人公),那肯定是另一个叫张良的人了。
赏析:
王蒙这首七绝写得很有情趣,诗中写的是一个隐士的闲适生活。首句“涧边濯足还听瀑”,涧边溪水声潺潺,诗人赤脚站在溪边,任泉水冲刷双脚,听着瀑布的轰鸣声。第二句“闲著松窗一事无”,坐在松林环绕的小窗前,什么事也没有,只是静静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后两句“借问伊人何姓氏,非愚公定是潜夫”,我问你,你是谁呢?不是愚公(指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主人公),那肯定是另一个叫张良的人了。
全诗语言平白如话,意境幽深含蓄,是一首很美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