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雨后似生潮,山色源头翠不遥。
耐可进舟乘润爽,石桥恰过第三条。

【注释】:

玉河泛舟至玉泉 其一:泛舟,即泛舟湖上;至玉泉,到玉泉寺去。玉泉水名。

平湖雨后似生潮,山色源头翠不遥:雨后的平湖如同被涨起的湖水,水面上泛起了一层薄薄的白沫,好像刚刚涨起来的春潮;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山上的青翠颜色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

耐可进舟乘润爽,石桥恰过第三条:可以乘着水势的微风,慢慢前行,享受着清凉的感觉,让心情变得舒畅;正好经过一条石桥,桥下有三条水沟,好像是故意为之。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玉泉水边时所作,描写了诗人在游船中欣赏美景的所见、所闻、所感。首句写景,次句抒情,尾句议论,三句写舟行之快和桥之美,全篇浑然一体,意境优美。

“雨后的平湖”,作者用“生潮”一词形容雨后的湖面,形象地表现了雨后湖水上涨的景象,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而“源头翠不遥”,则写出了远山如画的景色,让人仿佛看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耐可进舟乘润爽”,意思是说,可以乘着水势的微风,慢慢前行,享受着清凉的感觉,让心情变得舒畅。这里的“润爽”一词,既写出了湖水的清凉,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石桥恰过第三条”,则是写舟行之快和桥之美。这里的“第三条”指的是桥下的三条水沟,似乎是故意为之。诗人站在舟上,看着桥下那三条水沟,心中不由得感叹道:“这真是一条巧夺天工的桥啊!”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优美动人。诗人以平湖雨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