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水吴山揽结馀,北来饶得事何如。
清欢未抵殷忧盛,不在苏杭在沛徐。

良乡行宫晚坐 其三

越水吴山揽结馀,北来饶得事何如。

清欢未抵殷忧盛,不在苏杭在沛徐。

指浙江,吴山,指江苏的苏州、无锡等地的山峦;余,指剩余的。向北而来的人因为得到了一些机会,所以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清闲的快乐比不上沉重的忧愁,不是在杭州、苏州、徐州而是在沛县、徐州。赏析: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评论。首句“越水吴山揽结馀”,点明诗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越州、苏州到南京一带,是当时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诗人生活过的地区。“北来饶得事何如”,意思是现在北方来了一些人,他们是否得到了一些机遇呢?这一句既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感慨,也含有诗人对时局的看法。第二句说:“清欢未抵殷忧盛”。这里的“清欢”指的是诗人在江南的生活,“殷忧”是指诗人在北方所面对的政治局势。这两句话表达了一个意思:诗人认为自己在江南过着清闲快乐的生活,而自己来到北方之后,却遭遇了比南方更加艰难的境况。第三句“不在苏杭在沛徐”,意思是说,现在诗人已经不再是在杭州(指当时的临安)、苏州(指当时的南宋都城)这样的繁华之地,而是在沛县(今属山东)、徐州这样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不满和无奈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和立场。最后一句“不在京杭在沛徐”,意思是说,现在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诗人,他不再是曾经的文人骚客,而是一个经历过战争和动乱的战士。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刻认识和对历史的反思。整首诗通过议论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于时局的看法和立场。其中既有对于个人生活的感慨,也有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