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有飞来像岂无,色空空色定同殊。
普门诚切宏慈愿,利济应殷此际夫。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全诗内容、手法及思想情感来分析赏析。

“大士岩”是诗人在游仙岩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峰有飞来像岂无”,前句写景,后句设问。“峰有”点明地点,“飞来像”指山的形状。“岂无”,表示否定,即“哪有”“哪会有”。

“色空空色定同殊”,前两句的否定回答,进一步说明山之奇。“色空”,佛教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一切皆空。“色空空色”指山的形态,“定同”指形状相同,“殊”是不同的意思。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普门诚切宏慈愿”,诗人由对山峰的描写进而转入对佛性的思考。“普门”,“三摩地”之一。“诚切”,虔诚恳切。“宏慈愿”,即广大无边的慈悲愿望,指发菩提心。

“利济应殷此际夫”,诗人最后发出感慨:佛菩萨的大悲心,应该普及到世间万物。“殷此际夫”意为“在此时刻,应该广施大慈”。

赏析:

首联描绘了山的神奇景象;颔联写出了佛性的伟大和伟大佛性的伟大;颈联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尾联发出了由衷的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