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记今观范成大,画图昔咏李公麟。
三吴共仰三高节,避世常为住世人。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作品。它以“三高祠”为题,通过赞美范成大、李公麟和三吴人民对三高节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美好品德的赞美之情。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意境。诗中“碑记今观范成大,画图昔咏李公麟”两句,诗人通过对范成大和李公麟的赞颂,表达了他们对高尚品格和美好品德的崇敬之情。范成大和李公麟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他们的画作被后世传颂,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

“三吴共仰三高节,避世常为住世人”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三高节的敬仰。这里的“三高节”可以理解为一种高尚的品格或者品德,而“三吴”则是指江苏苏州一带的居民。他们共同仰望着这种高尚的品格,希望能够像那些隐居的人一样,过着宁静的生活。

“三高祠”作为整首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主旨。诗人通过对范成大、李公麟和三吴人民的赞颂,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和美好品德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像他们一样的高尚品质。

在赏析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诗歌的主题:这首诗通过赞美范成大、李公麟和三吴人民对三高节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美好品德的赞美之情。这种主题既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
  2. 诗歌的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范成大、李公麟等历史人物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范成大、李公麟等人与隐居的人们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们的高尚品质。
  3. 诗歌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赞美这些历史人物和人民,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和美好品德的赞美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深深关怀。
  4. 诗歌的现实意义: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关注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要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