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从来说广陵,满城丝管映街灯。
唐风拟令崇淳约,谋食贫人虑失凭。

【注释】

自:从;行宫:皇帝的寝宫;平山堂:在今江苏南京市。

唐风:唐代的风俗民情;崇淳约:崇尚淳朴简朴;谋食(mù sì)贫人:为贫困的人打算生计。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游览南京广陵时,有感而写的一组诗之一。这组诗共有六首。前四首写南京的繁荣富庶,后两首写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感慨。本篇为第二首,主要描写南京的繁华景象和作者对此的感慨。全诗语言通俗流畅,用词准确精当,富有时代气息。

首联“富庶从来说广陵,满城丝管映街灯”,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就有人说,南京很富庶,到处都是丝竹乐器的声音,夜晚的街灯也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明亮。这两句诗写出了南京的繁荣富饶,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喜爱之情。

颔联“唐风拟令崇淳约,谋食贫人虑失凭”,意思是说唐代的风俗民情崇尚简朴,人们追求的是淳朴的生活,而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因此,那些为贫困的人打算生计的人们,也会担忧他们失去依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贫苦人民命运的关注。

尾联“富强非独资豪贵,忧患常存念细民”,意思是说国家的强盛并不只依赖于豪富贵人的财富积累,而应该关注那些贫困的百姓们是否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译文】

自古以来就说南京很富庶,整个城市里到处都弥漫着音乐声,晚上的街灯也把整个城市照得分外明亮。

唐代的风俗民情崇尚简朴,追求的是淳朴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因此,那些为贫困的人打算生计的人们,也会担忧他们失去依靠。

国家的强盛并不仅仅依赖于豪富贵人的财富积累,而应该关注那些贫困的百姓们是否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