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连宝应湖,际天一碧望边无。
春犹如此况逢夏,蒿目终艰善治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赏析诗句,“蒿目终艰善治模”,意思是眼望远方(治理水患),却始终难以成功。
【答案】
译文:白马湖与宝应湖相连接,碧波浩瀚天际无边际;春日景色依然如故,夏天来临时,水患更加严重,治理起来更为困难。
注释:“晓发平桥”二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水乡早行图:清晨,作者骑马离开平桥,沿着小河向东行去。平桥是连接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和昆山的一座石桥。“连”“际”“一碧”“望边无”等字,写出了湖面浩渺、无边无际的辽阔景象。“春犹如此况逢夏,蒿目终艰善治模。”这两句是说:虽然春天的景色依然如旧,可是到了夏天,水患更加严重,治理起来更为困难。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患比作“蒿目”,以“终艰”突出了治理水患的难度。
赏析:
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水乡晨行的图画:清晨,作者骑马离开平桥,随着小河向东行去。平桥是连接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和昆山的一座石桥,诗人从这里出发,一路向东行进在通往太湖的路上。
第二句写景,描写了湖面辽阔的景象。“连”“际”“一碧”三字,不仅点出了湖水辽阔无垠,还写出了湖面的平静无波。而“望边无”则表明了湖面辽阔无边的意境。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湖天相接的画面,给人以开阔、壮美的感觉。
第三句抒情,抒发了对治理水患难度的感受。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了往年的情景:虽然春天的景色依然如旧,可是到了夏天,水患更加严重,治理起来更为困难。诗人用“蒿目”一词,将水患比作“蒿目”,以“终艰”突出了治理水患的难度。诗人通过这种比喻的手法,将治理水患的难度和困难生动地展现出来。
最后一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治理水患的忧虑之情。由于太湖流域的水灾频繁发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如今正值夏季,水患更是加重了治理的难度。因此,诗人发出了感慨:眼望远方(治理水患),却始终难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