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河复小清河,欲悉民艰缓辔过。
只有平陵不重到,恐防忆旧泪汍波。

”`

弘历《过济南杂诗 其二》的诗句是:“大清河复小清河,欲悉民艰缓辔过。只有平陵不重到,恐防忆旧泪汍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济南人民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无法亲自体会这些困难的遗憾。

“大清河复小清河”描述了济南的大、小清河水系,大清河和小清河环绕济南,象征着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欲悉民艰缓辔过”则表明诗人想要理解并体会当地人的生活艰辛,但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放缓脚步,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只有平陵不重到,恐防忆旧泪汍波”中的“平陵”可能指的是济南周边的一些平坦地区,诗人担心自己无法频繁访问,因此内心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思念及悲伤。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平陵”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无法亲身体验过去的遗憾之情。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清代乾隆皇帝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在清朝盛世时期,统治者通常会关注民生,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重要功绩的历史人物,如康熙帝曾五次亲征噶尔丹,显示了对国家大事的投入与关注。而弘历作为清朝的一位杰出君主,其诗歌也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此外,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如“大清河复小清河”、“平陵不重到”,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其历史的尊重。

《过济南杂诗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描绘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责任、历史和记忆的重要教训。

赏析:

《过济南杂诗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这首诗以济南为背景,通过对济南河流的描述来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并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感来表达对民众生活的关切。

诗人通过对黄河和长江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宽广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大河的敬仰。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这种自然的描写也隐喻了国家的繁荣与衰败,以及人民生活的变化。

诗人通过“欲悉民艰缓辔过”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心。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政治责任感,也展示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只有平陵不重到,恐防忆旧泪汍波”这句诗更是将个人的感慨上升到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态度和思考。他既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又不忘对历史的尊重和反思。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远见,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

《过济南杂诗 其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的才华和智慧,也能够从中学到许多关于人生、社会和政治的重要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