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伏何来满意凉,干岩雪色对宗苍。
兹人真迹从兹少,所遇随题自不妨。

【注释】

上伏:初伏。何来:何处而来。满意:指满足,称心如意。干岩:山石的裂隙。雪色:指积雪的颜色。兹人:此中之人。真迹:真迹,指真书法。少:不多。自不妨:自然无妨。

【赏析】

《题张宗苍雪景 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写张宗苍雪景之美;后两句写自己观景的感受。

“上伏何来满意凉,干岩雪色对宗苍。”首联描写了张氏宗苍雪景之美丽。上句说:“初伏时节,从哪里而来的满意清凉?”下句说:“在干岩的裂隙之中,雪色与宗苍相映成趣。”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初伏时节,人们欣赏张宗苍雪景时那种满意清凉的感觉。“满意”一词用得极为巧妙,不仅点出了初伏时节的气温特点——温暖而舒适,还暗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干岩雪色”一句,既描绘了雪景的洁白无瑕,又通过“干岩”二字,巧妙地表现了雪后大地的苍凉之感。“对宗苍”三字,既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宗苍山,又巧妙地将张宗苍与雪景相联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兹人真迹从兹少,所遇随题自不妨。”颈联表达了自己对于张氏宗苍雪景的独特见解。“兹人”二字,既指张宗苍,又暗指诗人自己。“真迹”二字,既指张宗苍的真迹作品,又暗指诗人自己的作品。“少”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稀少、不常见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缺乏、不足的意思。“所遇随题自不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题咏之作,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两句诗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以“上伏何来满意凉,干岩雪色对宗苍。”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接着以“兹人真迹从兹少,所遇随题自不妨。”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