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穹窿松柏森,闲斋朅憩畅清襟。
垂岩瀑水鸣哀玉,原是前年洗耳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并掌握一些常见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方法的相关知识。答题时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回溯到诗的内容中去。然后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来分析判断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概括。
雁塔穹窿松柏森,闲斋朅憩畅清襟。
译文:大雁塔周围松柏苍翠,闲暇之时来到寺院,心情舒畅。垂岩瀑布发出哀婉的声音,这声音是前年洗去耳朵里的尘垢而听到的。
赏析:“雁塔”指的是西安的大雁塔;“穹窿”,指建筑的屋顶形式;“闲斋”,指寺院中的空房或僧舍;“朅(qiè)”通“憩”,休息。“畅”即舒畅、舒适之意。“清襟”代指心境清明、恬静。“哀玉”,指凄切的流水声,也比喻哀婉的琴声。“洗耳”出自《论语·子罕》:“孔子沐浴于泉,水浑然无以察其浊。出而歌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用来形容听到高妙的乐曲而自惭形秽。
【答案】
①雁塔周围的松柏郁郁葱葱,诗人来到寺院,感到十分惬意。②寺院中的垂岩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发出了哀怨的声响,
仿佛在诉说着什么。③这是当年诗人为洗去耳朵里世俗尘埃而聆听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