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有客貌清臞,可唤仙翁可唤儒。
手把黄庭向空宇,即心即境契虚无。

【解析】

此诗写松坡高士的风仪。首二句写其外貌:松阴之下,有位清癯的高人。“清臞”二字写出了高士的高洁、瘦长之貌。“松阴”即松林之荫,这里用“松阴”形容高士,是说他有如松树一样挺拔的身姿和苍劲的气度。“可唤仙翁可唤儒”一句写其身份与风度。仙翁、儒者都是古代的隐逸之人,诗人用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位高士,说明他既具有仙家超凡脱俗的神韵,又有儒者的博大精深的学识修养。“手把黄庭向空宇”,写高士在松阴下悠然自得地抚弄《黄庭经》。黄庭指《黄庭内景经》,为道家所传颂的养生之书。“黄庭”一词,不仅暗示了高士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志趣,而且表明了他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即心即境契虚无”写高士在松阴下恬淡自适、随遇而安的心态。“契虚无”即悟道。“即心即境契虚无”一句,是说高士心境平和,无欲无求,所以才能与万物为一而达到“无我”之境。

【答案】

译文:

松林之中有个相貌清瘦的高士,可叫他做仙也可以叫他做儒。

手拿黄庭经对着天空宇宙,随心所欲顺应自然,体认虚无之道。

赏析:

这首诗是文徵明为苏州松山一位隐居的高士所作。高士名叫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元朝末年避战乱隐居于松江之松雪山庄,故称松雪,世称赵松雪先生。文徵明曾为其作传,称其“天资卓绝,读书能日数千言”,工书法,尤善画山水,擅画竹石花卉,与黄公望、王蒙并名。著有《赵集》、《松雪斋诗文稿》等。《文氏书画全集》中收存其题画诗三十七首,其中一首为《松坡高士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