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花木锁春深,塔铎风鸣满字音。
我欲摛毫吟所得,不知何处觅吟心。
【注释】
天成寺:位于四川成都。石门花木,指寺院周围。塔铎:指寺庙内的钟和鼓。字音:声音的谐音。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公元842年(元和七年)游成都天成寺后所写。全诗以咏物起,以抒情结,中间四句则描写了作者在寺庙中所见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首句“石门花木锁春深”,描绘了天成寺周围的景色;次句“塔铎风鸣满字音”,写出了寺庙中的钟和鼓发出的响声;末句“我欲摛毫吟所得,不知何处觅吟心”则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石门花木锁春深”一句,是说寺外的石门花木把春天锁住了,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浓郁气息。这里的“锁”字用得非常巧妙,既描绘出了花木的形态,又传达出了春天的气息。
“塔铎风鸣满字音”一句,则是写寺庙中的钟和鼓的声音。这里的“满字音”三个字,既形容了声音的洪亮,又描绘出了钟鼓声的韵律感。
“我欲摛毫吟所得,不知何处觅吟心”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这里的“我欲摛毫”指的是想要挥笔写诗,而“吟所得”则是指写诗的结果。然而,对于写诗的结果,诗人却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内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迷茫与困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还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即诗歌创作需要灵感,需要内心的感悟,而非简单的技巧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