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高峙古洹流,表里山河拱帝州。
连岁频过缘有事,告功漫拟胜蚩尤。
【注释】
涿郡览古:指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春天,率军征讨张绣于官渡之战的史实。涿郡,指当时的幽州,治所在今河北省蓟县。
龙安高峙:指曹操在邺城。龙安县在今河北临漳西。高峙,指高大险峻的山峰。
表里山河:形容地势险要,周围有山环绕。表里,指内外,这里指四面。
帝州:帝王所居之地,指冀州、青州、并州。
连岁频过:多次经过。连岁,多次。频,屡次。
缘有事:因为有事情而多次经过。缘,因为。
告功:报功。
漫拟:随意地拟写。
胜蚩尤:胜过古代传说中的战神蚩尤。蚩尤,传说中上古部族首领,相传为炎帝之孙,以勇猛著称。
【赏析】
《涿郡览古》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春征讨张绣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曹操率领大军在官渡与张绣作战的情景。全篇语言简练,气势磅礴,表现出诗人雄才大略和豪迈情怀。
首句“龙安高峙古洹流”,点出地点和时间。龙安,泛指邺城一带地区,古邺城即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一带。洹水,即漳河,发源于山西平陆县北太行山麓,经安阳市南,至邯郸市东南入渤海。曹操在公元196年任冀州的牧守,当时袁绍据冀州,曹操曾屯兵于此,所以“古邺”即“龙安”。
二句“表里山河拱帝州”,“表里山河”用战国策家苏代对齐王说的话,意思是说:“齐地方千里,带高山大河,是天下的膏腴之地。”曹操把这一自然地理形势比喻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突出显示自己的军事实力,也表明他自视甚高的心态。“拱帝州”,意谓自己所处的地位就像拱卫着帝王的都城那样重要。这一句写出了曹操对自己势力范围和地位的自豪感。
三句“连岁频过缘有事”,说明曹操之所以多次过境,是因为他有事情要做。“连岁”,多次,接连几年。“频”,屡次的意思。曹操在官渡之战前曾多次过境,但这一次是与袁绍决战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四句“告功漫拟胜蚩尤”,“告功”,报告功劳,这里是说这次出征是为了向朝廷报告取得胜利的消息,“漫拟胜蚩尤”意为这次战争的胜利超过了古代传说中的神勇战神蚩尤。这句诗意在强调这次出征的重大意义。
五句“连岁频过缘有事”,“频过”,频频通过。“缘事”即由于某件事情。曹操在官渡之战前曾多次过境,而这一次是准备进行决定性的一战。
六句“告功漫拟胜蚩尤”,意在强调这次征战的意义重大。这是曹操第一次在官渡之战中获胜后写的诗,因此他特别提到这次战斗的意义。
这首诗表达了曹操对自身势力范围和地位的重视,以及对此次征战意义的高度重视。全诗情感激昂,气魄宏大,显示出诗人的英雄气概和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