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莎茵土气香,较来北地得何常。
东风吹雨花园好,绘出当年长史张。
【注释】
喜晴 其二:指唐玄宗时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生活。
莎茵:草地。
北地:指北方。
何常:如何。
东风吹雨花园好,绘出当年长史张:东风拂过花园的美景。“长史”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居成都时所作。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写了成都春日的景色。全诗语言平直朴素、自然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十分亲切。
首句“晓起莎茵土气香”,写清晨起床,闻到花草泥土散发出阵阵清香,这是杜甫在成都生活的一个特点。成都地处盆地,土地肥沃且湿润,因此成都的花草树木生长得特别好。而成都又是个多山的城市,到处都充满了山林的气息,所以杜甫一闻到花草泥土的香味,就想到自己生活在成都的愉快心情了。
第二句“较来北地得何常”,意思是说与北方相比,成都的气候更加宜人。杜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方度过,对北方的寒冷气候十分不适应。然而来到成都以后,这里的天气却比北方暖和多了,这使杜甫非常惬意。这里所说的“北地”,实际上是指杜甫曾经生活过的长安一带地方。
第三句“东风吹雨花园好”,描绘的是成都春天的景象,也是杜甫喜爱成都的原因之一。杜甫在《绝句》中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成都有“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等名胜古迹,杜甫在这里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第四句“绘出当年长史张”,指的是当年唐朝的宰相张公艺。杜甫曾写过一首诗赞美他的才华和为人:“张公两鬓皓如雪,轴头俊逸冠吾曹。”张公艺曾任宰相,官至右仆射,封中山郡开国侯,谥号为“忠肃”。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曾多次向张氏请教诗文创作,并得到他的指导和鼓励。
本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述,展示了成都春日的美好风光和舒适的气候条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