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时节近清明,晓发鸣梢出帝京。
树杪遥看塔影矗,移时堤外潞川横。
【注释】
上陵:指皇帝的陵墓所在地。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气候宜人。
鸣梢:指乌鸦。
晓发:黎明出发。
塔影矗:指远处的寺庙塔顶在早晨的雾气中显得格外高大、醒目。
潞川横:指潞河(即今天的通县运河)流经通州,河水波涛汹涌。
【译文】
清明节时,上京朝拜的日子近了,清晨出发,乌鸦的叫声划破寂静的晨空,飞出帝都京城。
站在高处远远看去,寺庙上的塔尖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过了许久,看到潞河像一条大河横卧在堤坝外。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去往上京途中的景象。首句写“清明”时节,作者清晨出发赴上京,乌鸦声声,打破了晨曦的宁静。次句点明地点是通州。“鸣梢”一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乌鸦叫声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声音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第三句描写了作者登上高处所看到的景象,“树杪”(树梢)上的寺庙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而远处的潞河则如同一条蜿蜒的大河横卧在堤坝之外,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最后一句则是作者在抵达目的地后的感受。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上京途中的自然风光,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诗意。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