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耕布谷鸣林曲,辰吉相将事力田。
井井鳞塍来馌女,子牵童抱绕身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句内容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为“补写”类的题目,要求考生对原诗进行补写,补写时要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用富有诗意、符合逻辑的语言进行表达。
题干:拟闲咏以题十五字离合五首 其二 农耕好
催耕布谷鸣林曲,辰吉相将事力田。
井井鳞塍来馌女,子牵童抱绕身边。
【注释】
离合五首:指王昌龄《出塞》组诗中的《出塞》和其五首,共七首。此为第二首。
农耕好:农耕是农民从事的生产活动。好:美好。
催耕布谷鸣林曲,辰吉相将事力田。
催耕:催促耕种。布谷鸟啼唤着农人去春种。“催”是动词;布谷鸟叫声是声音。林曲:林间的曲调。
辰吉:良辰吉日。辰:时间,时辰。
相将:一起,相互配合。事力田:参加劳动。事:从事的意思。力:勤劳。
井井鳞塍(chéng)来馌(xiǎo)女,子牵童抱绕身边。
井井:整齐的样子。鳞塍:像鱼鳞一样的田埂。馌女:送饭的人。
子:儿子。牵:领着。童:幼小的孩子。抱:抱着。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公元74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当时王昌龄正任江宁丞。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农事繁忙的景况。
开头两句,先从听觉上落笔,描绘了一幅春耕忙碌图:布谷鸟儿啼声不断,催人们早早地来到田间劳作,春耕开始了。
第三句,从视觉上落笔,描绘了一幅农忙图:“良辰吉日”,农民们相约到田里去劳作,共同开垦土地,播种庄稼。
后两句则从动作上落笔,描绘了一幅全家欢天喜地的图:“井井有条的田间,送来饭菜的农妇,领着幼小的孩子,围着大人转。”
全诗通过对春耕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农民春耕时的繁忙与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