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名揖逊是谁题,回蹠评量语不稽。
迁也亦知天道否,千秋尸祝属夷齐。
注释:
揖逊堂是夷齐庙的第四景,名字出自《礼记》中的“揖逊”一词。回蹠(chì)评量,语不稽,指对孔子的评价没有根据。迁也,指子贡,他是否知道天道的问题。千秋尸祝属于夷齐,意思是在千秋万代之后,仍然有人像夷齐一样祭祀他。
赏析:
此诗是一篇赞美古代贤人夷齐的文章。夷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人,他们隐居山林,不愿做官,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饿死于首阳山。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夷齐的敬仰之情和对其行为的赞扬。
诗人以夷齐庙四景之一的揖逊堂作为引子,引出了主题。揖逊堂的名字来源于《礼记》中的“揖逊”,寓意着谦让、尊重和和谐。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诗人通过回蹠(chì)评量,语不稽,指出了对孔子的评价没有根据。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对于孔子评价的混乱和无根据的状态,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客观态度。
诗人提到了迁也,即子贡,他是否知道天道的问题。这句话揭示了对于历史上一些圣贤人物的不同解读和理解,体现了历史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诗人以千秋尸祝属于夷齐,意思是在千秋万代之后,仍然有人像夷齐一样祭祀他。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夷齐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后人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夷齐的赞美,展现了古人对于道德品质、历史人物和社会价值观的追求和认同。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尊重历史、追求真理,并传承和发扬这种高尚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