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灯土舍爨生尘,草履布袍粗蔽身。
十二羽林皆识否,汝先原亦若斯人。
糠灯土舍爨生尘,草履布袍粗蔽身。
十二羽林皆识否,汝先原亦若斯人。
注释:
- 糠灯:用谷物和糠皮做成的灯芯,通常用于取暖或照明。
- 土舍:指乡村的房屋或居所。
- 爨(cuan):焚烧,引申为做饭时燃烧柴火。
- 生尘:指炊烟弥漫,尘土飞扬。
- 草履:用草编织的鞋子。
- 布袍:用布料制成的长袍。
- 粗蔽身:简陋地遮挡身体,形容生活的艰辛。
- 十二羽林:指十二位皇家禁卫军成员,也泛指军队成员。
- 均识否:是否知道这些人的身份?
- 汝先原:你原先是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苦农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他的简朴生活和他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注。诗中的“糠灯土舍爨生尘”和“草履布袍粗蔽身”形象地展示了农民艰苦的生活环境,而“十二羽林皆识否”则反映了社会对于这些普通人身份的忽视,他们可能与皇帝的军队有某种联系,但却被遗忘。最后一句“汝先原亦若斯人”则是在反思,这种被遗忘的境遇是否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如此的人。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