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山临水搆清斋,翠荫檐端绿绕阶。
别裁不期句成迥,闲居每致意为佳。
【注释】: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其二十五 澄观斋”:《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是清代康熙、雍正两朝的皇帝在避暑山庄所建的行宫和园中的景点。其中第25景为澄观斋,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外东北隅。
“背山临水构清斋”,意思是:建造这间清静幽雅的小亭,背靠青山,面临碧波。
“翠荫檐端绿绕阶”,意指:绿树成荫,垂柳环绕着石阶,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别裁不期句成迥”,意指:不同的裁剪方式,却意外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闲居每致意为佳”,意指:在闲居的时候,常常能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从而获得灵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的诗。首联“背山临水构清斋,翠荫檐端绿绕阶。”描绘了澄观斋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背山临水”和“翠荫檐端”等词汇,生动地勾勒出了澄观斋周围的山水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第二联“别裁不期句成迥,闲居每致意为佳。”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他认为不同的裁剪方式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悠闲的居所则常常能够发现并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第三联“别裁不期句成迥,闲居每致意为佳。”与第二联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通过对不同裁剪方式下的自然景色进行观察和思考,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和价值。同时,他也认为在闲暇之余,常常能够发现并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获得灵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