訇湱流离泻复渟,声难为状色难形。
三间板阁虚窗静,只合忘言注水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最后结合注释及参考译文进行赏析。

第一句“訇湱流离泻复渟”,意思是:訇訇声中,水流奔腾奔泻,又汇成一片湖泊。第二句“声难为状色难形”,意思是:声音难以描绘,颜色难以描摹。第三句“三间板阁虚窗静”,意思是:三间木板阁楼上,空荡荡的窗户透出宁静的气息。第四句“只合忘言注水经”,意思是:只好将这境界用《水经注》来描述。“訇湱”是形容水流的声音,“流离”是形容水流的样子。“泻”“渟”是流水的动作,“声”“色”是水的声响和样子。“三间板阁虚窗静”一句中的“三间板阁”指的是三间简陋而狭小的阁楼,“虚窗静”指的是窗户是虚的、没有玻璃窗可以看见外面,“只合忘言注水经”的意思是:只能像写《水经注》一样来描述它的境界了。

【答案】

示例一:轰轰隆隆的流水声,在千尺雪中奔腾奔泻,又变成一片宁静的湖泊,这是一幅动态的水的画面。

示例二:那流动的溪水,仿佛能听到它发出的“轰轰隆隆”的轰鸣声,在千尺雪中奔腾奔泻,又变成一片宁静的湖泊,这是一幅动态的水的画面。

示例三:那流动的溪水,仿佛能看见它从山涧中奔涌而出,又形成一条条小溪,在千尺雪中奔流不息,这是一幅静态的水的画面。

示例四:“声”与“色”相映衬。“声难为状”写出了水流的声音难以描述;“色难形”写出了水流的颜色难以描述。作者用“声”“色”这两个词来形容溪流,突出表现了溪流的动态美。

示例五:“三间板阁”“虚窗静”是诗人对溪边小屋和窗户的描述。这里既写出了溪边的小屋的简陋,也写出了窗外的寂静。

示例六:“只合忘言注水经”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的精髓所在。“只合忘言注水经”的意思是:只有像《水经注》那样来描述它的境界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