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岩构筑得层楼,面势昆明万景收。
我意独欣云外赏,人来群拟画中游。
【注释】
倚岩构筑得层楼,面势昆明万景收。我意独欣云外赏,人来群拟画中游。
“倚”:依靠着。“构筑”:修筑。“层”:指楼台建筑的层次。
“昆明万景”:昆明,即今云南昆明市。这里泛指昆明地区风光明媚的景色。
“面势”:面向地势形势。
“云外”:指高处。
“拟”:比照、仿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明万历年间在万寿山即景时所作。诗的首句写万寿山高峻突兀,有凌云直上的气势。次句说诗人登临山顶,远眺四周,尽收昆明的美景。三四句写诗人自己独自喜爱登高望远,欣赏昆明的秀丽风光,而人们来此游玩,则如同置身于画中。
诗人以“昆明万景”概括了昆明的自然风光。昆明素有“春城”之称,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游览胜地。诗人登上万寿山后,放眼四望,只见昆明城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特别是那滇池碧水,波平如镜,映照着周围的青山和苍翠欲滴的树木,更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其中,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赞叹:“我意独欣云外赏”。
“独欣”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诗人之所以喜欢登高远望,是因为他认为这样能更好地领略到自然之美。同时,他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所以,他希望人们都能到这里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自己的感受上,而是进一步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想象。他写道:“人来群拟画中游。”意思是说,当人们来到这里游玩时,就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一样。这里的“拟”字,既表示了人们与画中景致相媲美的意思,又表现了诗人对人们所处环境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