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回廊致有情,槛依泻玉静中鸣。
灵岩若复相衡量,响屧还嫌太艳生。

【注解】

玉泉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杂咏:泛指各种诗歌。十六首:这里指《玉泉山杂咏》的十首诗。其九:指第十九首。写琴廊:《玉泉山杂咏》中第九首有“写琴”两字,此处指写琴台。曲折回廊:曲折而回环的走廊。致:使。有情:有意。槛(jiàn):栏杆。泻玉:形容瀑布或水流声如泻玉一般。灵岩:即灵岩寺,位于苏州城西。若复:如果再;相衡量:比较、衡量。响屧(xiè):脚步声。还嫌:尚且觉得。艳生:过于艳丽。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玉泉山灵岩寺内一处幽静的景点——琴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勾勒出琴台的景色和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琴台那宁静、优美的意境。

首句“曲折回廊致有情”,描绘了琴台周围曲折回廊的情景。这曲折的回廊如同一条蜿蜒的小路,引领着人们来到琴台。这里的“曲折回廊”既指实际的回廊,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有情”则是对这一情景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琴台的喜爱之情。

“槛依泻玉静中鸣”进一步描绘了琴台的美景。琴台旁边有一个栏杆,它依偎在清澈的瀑布旁,仿佛是一道飞瀑从天而降,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里的“泻玉”比喻瀑布水花飞溅的样子,犹如美玉从天而下,形象生动。而“静中鸣”则是指在这安静的环境中,水花的飞溅声似乎也在诉说着一种悠扬、动听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忘却尘世的喧嚣。

最后一句“灵岩若复相衡量,响屧还嫌太艳生”则是诗人对琴台与灵岩寺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如果将琴台与灵岩寺相比,琴台的声响虽然悦耳动听,但似乎过于华丽、艳丽,与周围的环境并不协调。这里的“若复”表示如果再进行比较的意思,“相衡量”则是指进行比较、评估。而“响屧还嫌太艳生”则是诗人对琴台声音的评价,认为它虽然悦耳动听,但过于华丽、艳丽,显得有些突兀和不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琴台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琴台的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琴台的喜爱之情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