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缚棕毛屋两间,竹垆偶试惬馀闲。
只疑第一泉应笑,何必区区学惠山。
【注释】
结缚棕毛屋:用棕榈树的皮编织成小屋。
竹垆:用竹子做的酒炉。
试惬馀闲:试,尝试;惬,满足;馀闲,多余的闲暇时间。
第一泉:惠山第一泉。
何必区区学惠山:区区,小气;学,模仿;惠山,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市北。
【赏析】
《初春游玉泉山·其四》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写了作者初春游历玉泉山时所见景色及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和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胸襟。
首句“结缚棕毛屋两间”描绘了一座用棕榈树叶搭建的小木屋,形象地描绘出了作者在玉泉山的简陋居所。“棕毛屋”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简朴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
次句“竹垆偶试惬馀闲”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玉泉山的生活情景。这里指的是他偶尔在竹制的酒炉旁休息放松,享受片刻的闲暇时光。“偶试”表明这种休闲时光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作者的生活之中。
第三句“只疑第一泉应笑”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这里的“第一泉”指的是玉泉山上著名的第一泉,作者仿佛听到了泉水的笑声,感受到了它的喜悦和生机。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不必刻意追求物质上的丰富,只要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乐趣。
最后一句“何必区区学惠山”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指的是作者并不羡慕那些追求物质财富的人们,反而认为他们只是过于拘泥于世俗的欲望和功名利禄,忽视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懂得欣赏自然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谛和乐趣,而不必过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玉泉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那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