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像间。
舐龁讵惟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注释】
五牛:韩滉画有《五牛图》,即《五牛图》。
弘景:指王弘景。他好神仙,曾隐居于剡县的山中。
舐龁:吃草。这里比喻牛吃草的样子。
曲肖:形容牛吃草时的样子很象人。
问喘:指牛喘气的声音。“问”,同“闷”。
识民艰:了解民间疾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五牛之状,后两句写作者观画后的感受。
首句“一牛络首四牛闲”的意思是:一头牛头上系着络头,四头牛悠闲自得。这里的“络”指络头,古代用丝织成绳索系在牛鼻上,防止逃跑。“一牛”、“四牛”都是指五牛中的一头与其余四头,“络首”是说这头牛身上系着络头,而其他四头没有系络头。这样,五牛中只有这一头牛是“闲”的,其他的四头牛都在忙着干活。“络首”二字,点明这是五牛中最特别的一只。
次句“弘景高情想像间”。弘景,即晋代王弘,字休元,南齐官员。他喜欢山水和神仙,曾隐居剡县(今浙江嵊县)山中,后来被召回京做官。王弘曾作《游仙诗》:“服食求神仙……乘云登太清。”王弘的《游仙诗》中有“逸趣横八极,心与世事违”的句子,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韩滉画《五牛图》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王弘的诗就成为韩滉创作时的一种艺术借鉴。
第三句“舐龁讵惟夸曲肖”,“舐”和“龁”都是牛吃草的动作。“讵”,同“岂”。韩滉画五牛时,故意使其中一头牛低头舐草,另外四头牛各自抬头张口喘息。韩滉画的这些牛各具特色,有的低头吃草,有的张口喘气,好像它们各有个性似的。韩滉画的牛虽然都各有各的姿态,但并不雷同、无二致,这就说明作者在画的时候并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要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要通过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第四句“要因问喘识民艰”,意思是说,韩滉画五牛的目的,就在于表现百姓的生活状况。这里的“问”是发问的意思。韩滉画五牛,不是单纯为了赞美或描绘牛的形象,而是通过牛的形象来表达出对当时百姓生活的关切,反映了民生的艰辛,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这首诗从整体上看,是一幅画,同时又是一首诗,画面和诗句是紧密相连的。韩滉所绘的五牛形象,既符合牛的自然特点,又具有艺术的独创性。诗人通过对这幅画的描写,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