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爽溪山入画图,鱼鳞欲尽碧空铺。
今宵魄影应清绝,便命兰桡一泛湖。

【注释】

河亭:在水边的亭子。

飒爽:形容风雨劲猛。

溪山:指山水。

鳞:鱼的鳞片。

尽碧空铺:把天空都铺满了。

魄影:月亮的影子。

便命:就命令。

兰桡:木兰木做的船桨。

【赏析】

此诗是诗人雨中泛舟湖上的即景抒情之作。首句写雨中的山色,次句写雨中的水面,三、四句写雨中之月和泛舟赏景的情景。全诗以雨景入笔,以晴景收束,意境清新。全诗用典贴切自然,无雕琢痕迹。“今宵魄影应清绝”一句,语意双关,既实写雨后月明之景,又虚写诗人泛舟湖上,心旷神怡之状。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第三句“鳞”字暗用《庄子·秋水》“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的典故,第四句则化用了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句“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这两句都是写泛舟时的心境与感受。第五六句,写赏月。“便命兰桡一泛湖”,是说便让木兰木做成的船桨划起船来,泛湖赏月。“便”字,有“就”“就便”的意思,“遂”字,意为顺从,这里指听任自然地划船。“一泛湖”三字,表明了诗人要在这宁静的湖面上尽情地赏月泛舟。“今宵魄影应清绝”一句,既是泛舟赏月时的实感,又是泛舟赏月的虚拟想象。“便命”二句,则是对“今宵”二字的具体说明。

这首诗写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罢官家居时期,当时他已五十二岁。诗人因受新党排斥而遭贬谪,心情抑郁,常以山水自适。此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