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头米价逐日平,斯民直道存舆情。
更传枫镇往粜客,计值还载归苏城。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全诗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注意作者运用的手法,如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和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然后逐句分析,赏析其艺术特色,最后总结答案。

“市头米价逐日平”,写米价稳定,物价平稳。“斯民直道存舆情”,百姓正直,有正义感。百姓不因奸商的欺诈行为而发怒,反而觉得他们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更传枫镇往粜客,计值还载归苏城”写商人从枫镇运粮到苏州城去卖。“更传”二字说明粮食已经经过多次转手销售。“计值还载归苏城”的意思是,商人计算好价钱,把粮食运回苏州城去卖。

“市头米价逐日平,斯民直道存舆情。”写米价稳定,物价平稳。“斯民直道存舆情”意思是百姓正直,有正义感。百姓不因奸商的欺诈行为而发怒,反而觉得他们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

【答案】

译文:

市场上每天的米价都很平稳,老百姓正直而有正义感。奸商们为了牟取暴利,哄抬物价,欺压百姓,结果被揭穿

了,他们的阴谋破产。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北宋时期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青苗法的实施。青苗法即官府在农民青黄不接时贷给农民种子或钱,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的困难,使农民能顺利地度过荒年,恢复农业生产。由于当时实行的是抑配法,官府只向农民收实物,而对借贷的钱不予收息,因此,当官府向农民贷出种子或钱之后,农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种植或经营,不必为交租纳税而愁苦。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当时的一些奸商见有机可乘,便串通官府,制造借口,抬高米价,使农民不能按照正常的价格出售粮食。对此,朝廷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命令各地官府禁止奸商抬高米价,不得损害百姓利益。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