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中远岫翠痕失,堤外垂杨绿意生。
恰忆昨春南国景,菱丝甓社半帆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烟中远岫翠痕失,堤外垂杨绿意生”一句是写景,写出诗人眼中的昆明景色:烟雾缭绕之中,远山如黛,山色苍翠欲滴,但山色似乎被烟雾遮住了,只留下模糊的影子;堤外的垂杨嫩叶初长,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恰忆昨春南国景”,意思是说,我正想回忆去年春天的南国景色,而眼前这昆明的景色也让我想起去年春天的南国。“菱丝甓社半帆横”,菱丝、砖塔、半帆都是昆明的景物,诗人看到这些景物时,不禁想起了去年春天在南国见到的景物。“菱丝”“砖塔”、“半帆”,这些意象都与南国景色有关,可见作者是从南国出发,来到昆明后,才产生这种联想。所以,“菱丝”和“砖塔”应译为“来自南方的菱丝”和“来自南方的砖塔”。
【答案】
译文:
烟雾笼罩中的远山翠色消失,堤外垂柳新叶泛着绿光。
刚刚回想起去年春天南国的景色,只见那菱花一样的垂柳,还有砖塔似的小桥,半帆轻飘。
赏析:
此诗以昆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昆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游历他乡的思乡之情。首句“烟中远岫翠痕失”,写出了昆明的山色被云雾遮蔽的情景,给人以一种朦胧美的感受。第二句“堤外垂杨绿意生”,描绘出垂杨树新叶泛着绿色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三句“恰忆昨春南国景”,说明昆明的景色让人想起了去年春天在南国看到的美景。第四句“菱丝甓社半帆横”,描绘了昆明特有的景物,让读者联想到去年春天在南国所看到的景色。整首诗以昆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昆明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游历他乡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