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著坐金神,扫象真乘示应真。
法供是谁称惬当,紫檀轴首白檀身。
丁云鹏,字南父,号鹤江道人。他是元末明初的画家和书法家,尤以山水画闻名。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丁云鹏的一幅名为《扫象图》的作品。诗人从画中的内容入手,逐句解读诗句,并给出注释与赏析。
诗人注意到画面中的语言表达,即“语言不著坐金神”,意味着画作中所传达的意境并非直接用言语来描述,而是通过画面本身来展现。这可以理解为艺术家通过笔触、色彩、构图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作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诗人进一步解读画面中的“扫象真乘示应真”。这句话可能是指画家通过对大象的形象表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大象通常被视作力量、智慧和尊严的象征,画家通过描绘大象的姿态和表情,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
诗人关注到画作的细节,如“法供是谁称惬当,紫檀轴首白檀身”。这里的“法供”可能指的是佛像或其他宗教题材的绘画,而“紫檀轴首白檀身”则描述了画作中的轴杆和画面主体部分。紫檀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质地坚硬细腻,常用来做轴杆;而白檀木则相对较轻,常用于制作画面的主体部分。这样的描写突出了画作的精致和高雅。
诗人对画作的整体评价是“紫檀轴首白檀身,香花满树春莺啼”。这句诗表达了对画作整体美感和艺术价值的赞赏,认为其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动人,鸟儿在枝头欢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此诗通过解读丁云鹏的画作《扫象图》,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技巧、主题内涵以及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