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匠裁罗更剪绫,争奇装作上元灯。
逢欢转念还渟责,不道当然道未应。

《上元灯词 其七》是一首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诗作,它以精巧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上元节灯会场景。现在,将这首诗分为以下几部分进行解析:

  1. 诗句释义
  • 巧匠裁罗更剪绫,争奇装作上元灯。:这里的“巧匠”指的是制作灯的工匠,他们巧妙地裁剪布料,创造出各种形状的灯。而“争奇”则表达了人们对于灯的新奇和独特性的追求。这些灯被装饰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楼台、宫殿等,它们在夜晚闪烁着光芒,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和热闹。
  • 逢欢转念还渟责,不道当然道未应。: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在享受节日喜悦的同时,也会有一些反思和自我约束。诗人通过“渟责”一词,传达了一种对节日行为的反思和审视。而“道未应”则暗示了人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可能会感到一种责任和压力。
  1. 译文对照
  • 巧匠裁罗更剪绫,争奇装作上元灯。:巧妙的工匠们用罗布剪出美丽的灯饰;为了争奇斗艳,大家都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上元灯笼。
  • 逢欢转念还渟责,不道当然道未应。:当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时,会突然想到自己的责任;但往往不知道这种责任是否应该承担。
  1. 关键词注释
  • 上元灯: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 竞装:指各种形式的装扮,包括衣服、饰品、灯具等。
  • 灯谜:一种特殊的猜谜游戏,通常在元宵节举行,参与者需要猜测灯谜的答案来赢得奖品或获得乐趣。
  1. 赏析
  • 巧匠裁罗更剪绫:这里的“巧匠”象征着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通过精湛的手艺,将普通的布料剪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和形状,使灯笼更加生动有趣。同时,“罗布”和“绫”都是古代丝织品的雅称,代表着华丽的材质和精细的工艺。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逢欢转念还渟责:这里的“逢欢”是指遇到节日的喜悦和欢乐;而“转念”则暗示了人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会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诗人通过“还渟责”这一动作,表达了人们在欢乐中仍要保持清醒头脑的思考。而“道未应”则强调了责任的重要性,提示人们不仅要享受节日的快乐,还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 不道当然道未应: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虽然人们可能会觉得节日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此,在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1. 整体赏析
  • 艺术表现:此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的上元节夜。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描述,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惊喜的世界。
  • 思想内涵:诗中所蕴含的思想不仅仅是对节日氛围的渲染,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启示。诗人通过描写人们在节日中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欢乐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负责任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节日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剖析和思考。

通过对其细致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古典诗作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和契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