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作燕山八景诗,拟成长卷各图之。
侍臣承旨开生面,又见岩关叠翠奇。
【注释】:
题董邦达居庸叠翠图 其一:是题于董邦达《居庸叠翠图》的诗,共八首。燕山:泛指北方边地。
拟:(打算)准备。
长卷各图之:准备用很长的卷轴画来表现这八个景致。
侍臣:侍奉君主的官员。承旨:奉命行事。此指画师受命创作。开生面:比喻重新展现新的面目或面貌。岩关:山间关口,此处指居庸关。
又见:再一次见到。
叠翠:层层绿树。此指南方山区的茂密树林。奇:奇特、不同寻常。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为董邦达的《居庸叠翠图》(即《居庸叠翠图》八景图)而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全组诗描绘了居庸关周围的景色,其中最突出的是“岩关叠翠奇”这一景致。诗人通过拟人的艺术手法,赋予自然山水以灵性,使它们显得更加鲜活动人。
第一句“近作燕山八景诗,拟成长卷各图之”中的“拟”,意为计划,打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最近写了一首关于燕山八景的诗歌,打算将这八首诗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诗人在创作这八首诗歌时,充分考虑到了画面的整体布局和视觉效果。他精心构思,力求使每幅画作都能展现出燕山八景的独特之美。
第二句“侍臣承旨开生面,又见岩关叠翠奇”中的“承旨”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奉命行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侍奉君王的官员们奉命行事,再次看到了岩关上层层叠叠的翠色。”这里的“岩关”,指的是居庸关。在诗人笔下,这个关口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第三、四句分别描述了两个不同的场景。第三句“侍臣”是指侍奉皇帝的官员们,他们奉命行事,再次见到了岩关上层层叠叠的翠色。这里的“又见”表示又一次见到,强调了这种美景的重现。第四句中的“岩关”依然是指居庸关,而“叠翠奇”则是对这一景象的生动描绘。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以生命和情感,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第五、六句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的景观。第五句中的“侍臣”是指那些奉命行事的人,而第六句则是指那些欣赏这些美景的人。这里的“开生面”可以理解为重新展现新的景象或面貌。第七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景的奇特之处,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八句“岩关”仍然是指居庸关,而第九句中的“叠翠奇”则是对这一景象的生动描绘。这里的“岩关”和“叠翠奇”都是用来修饰居庸关的,突出了它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美丽景色。
整首诗通过对燕山八景的描绘和再现,展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和歌颂,更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启迪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