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门谯报且徘徊,玉漏铜壶底虑催。
此夜烟花异田火,扶携老幼许观来。

【注释】:

上元即景灯词八首其三:这是一首描写上元夜游灯会的七言绝句。上元节是古代在元宵节时举行的盛大的民间庆祝活动,人们会放灯、观灯。此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节日活动的热爱之情。

旌门谯报且徘徊:旌门,城门名;谯,古代城楼上用来报时的鼓楼。此二词点出地点。徘徊,徘徊不前的意思。

玉漏铜壶底虑催:玉漏,一种计时器,用玉石制成;铜壶,用铜制作的水壶。此二词形容时间的流逝。底虑催,时间紧迫地催促着。

此夜烟花异田火:烟花,指花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此处特指烟花。田火,田间的灯火,这里指农忙时节的灯火。

扶携老幼许观来:扶携,扶持;许观来,允许观看。此处表达人们欢聚一堂,共同欣赏花灯的喜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的美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氛围中。

首句“旌门谯报且徘徊”,描述了诗人站在城门下,听着谯楼上传来的钟声,不禁感慨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到来。接着“玉漏铜壶底虑催”一句,通过描述计时器的滴答声和时间的紧迫性,进一步展现了节日的忙碌与热闹。然而,尽管时间匆匆,但人们的心情却依然欢快,因为“此夜烟花异田火”。这里的“烟花”指的是五彩缤纷的花灯,它们在黑夜中闪烁着光芒,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而“田火”则象征着农民们在农忙时节的辛勤劳作和期待丰收的心情。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一句“扶携老幼许观来”,则表达了大家在一起欢聚一堂,共同欣赏花灯的喜悦心情。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团结友爱。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