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浪舟中即景时,长烟低拂绿猗猗。
何人解事联狐腋,宛与吴兴效倡随。
【注释】
翠竹烟江: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画面。
碧浪舟中即景时: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诗人乘着小船游览,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长烟低拂绿猗猗:远处的烟雾缭绕,轻轻地拂过江面,使绿色的水草摇曳生姿。
何人解事联狐腋:是谁能够理解这山水之美,如同狐狸身上的花纹般美丽而独特呢?
宛与吴兴效倡随:仿佛是在模仿吴地的女子们唱歌跳舞的样子,跟随音乐的节奏舞动。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画家管道升创作的《题元人名绘集锦卷》中的第二首诗。全诗以“碧浪舟中即景”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画面。
首句“碧浪舟中即景时”,通过描绘江面上碧波荡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美景的喜爱与赞美。次句“长烟低拂绿猗猗”,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烟雨蒙蒙,水草摇曳的美丽景色。
第三句“何人解事联狐腋”,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独特解读。诗人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这些景色的独特之处。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
末句“宛与吴兴效倡随”,则是对整个诗篇的升华。诗人以吴地女子唱歌跳舞的形象,比喻自己对于江南水乡美景的欣赏和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和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