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寥天碧藓滋,高梧影已露差差。
月窗拥膝凝思者,应赋秋声未就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酬张若澄雨后独坐见赠》。诗中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解析第一句“露下寥天碧藓滋”。这句诗描述的是雨后的场景,露水从天空滴落,使得天地显得更加空旷,而青苔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加旺盛。
第二句“高梧影已露差差”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高高的梧桐树在雨中显得更加高大,而树叶上的露珠则显得有些模糊不清,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
第三句“月窗拥膝凝思者”转入到室内的情景。诗人坐在月光下,抱着膝盖沉思,这给人一种静谧、深沉的感觉。
第四句“应赋秋声未就时”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但又未能完全表达出来。这里的“秋声”可能指的是秋风的声音,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种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中的“月窗拥膝凝思者”这一意象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仿佛能听到诗人的思绪在空气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