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染丹枫淡复浓,扶崖郁翠见乔松。
鹿鸣每向闲窗听,知在苍烟第几峰。
诗句原文:
霜染丹枫淡复浓,扶崖郁翠见乔松。
鹿鸣每向闲窗听,知在苍烟第几峰。
赏析:
- 霜染丹枫: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后枫叶颜色的变化。这里的”霜染”意味着霜花附着在枫叶上,使得枫叶呈现出淡淡的红色,显得既清新又深沉。
- 扶崖郁翠:形容山峰的陡峭和山崖上的绿色植被繁茂。”扶崖”意味着山势险峻,仿佛可以用手扶持;而”郁翠”则强调了山崖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鹿鸣每向闲窗听,知在苍烟第几峰:通过描写鹿在山中自由地鸣叫,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同时,”知在苍烟第几峰”则运用了隐晦的手法,让读者自己去想象那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结合注释与译文,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和热爱。诗中的“霜染”、“扶崖”、“鹿鸣”等词汇,不仅描绘了景色,还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哲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清舒山馆 其三》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