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头笠子冷堆银,携得梅花过冻津。
谁道古今不相及,又逢觅句灞桥人。

张若澄,字子高,号东湖,浙江杭州人。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词,与杨慎、高叔嗣、李攀龙并称为“南有李、杨、王、谢;北有高、张、刘、孔”。

《灞桥觅句图》是明代画家陈鹤所作,画面中一位文人手持纸笔,正在灞桥边寻找诗句,以表达他的才情和志向。这幅画表现了文人对功名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注释:

  1. 打头笠子冷堆银:指文人头戴斗笠,帽子上覆盖着一层薄银,象征着他的身份和地位。
  2. 携得梅花过冻津:意为文人携带着梅花,穿过寒冷的河流。
  3. 谁道古今不相及:意为人们常说古今不同,但实际上古今是可以相通的。
  4. 又逢觅句灞桥人:意为又遇到了在灞桥边寻找诗句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灞桥边寻找诗句的情景。诗人通过斗笠上的银光,以及携带的梅花,展现出文人的身份和地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古今相通的认识,认为无论古今如何变迁,都可以找到相通之处。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