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已报韩仇日,靖节终成晋隐时。
不可山中无伴侣,虬翁笑谓舍予谁。

【注释】

留侯:张良。韩仇:汉高祖刘邦。靖节,陶渊明,字元亮。晋隐:指陶渊明辞官归隐。虬(qiú)翁:指陶渊明的朋友范滂。舍予谁:意谓除了你还有谁?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自注:松坡高士卷。唐寅在这幅画上写有“松坡高士”四字,并作此诗。诗人以张良自喻,以陶潜自比,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说张良已报汉仇,陶潜则成了晋的隐士。两句都是以历史人物为喻,表达了作者渴望隐居的愿望。张良辅佐刘邦,灭了秦朝,统一天下,是大英雄、大丈夫的形象;而陶潜归隐山中,与世无争,是高洁之士。

颔联说自己不能像陶潜那样归隐,因为自己身边没有好伴侣,只能去寻访范滂这样的朋友。范滂是东汉时期一位清高的士大夫,因党锢之祸被捕,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他一生正直耿直,不趋炎附势,也不阿谀奉承。唐寅在杭州做官时,曾结识过范滂。后来唐寅辞官南游苏州,又与范滂相识。范滂为人刚正不阿,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诗人希望像范滂一样做一个清白的隐士。然而现实并不容人,因此,诗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陶潜身上。

末联的意思是:我不能像陶潜那样归隐山林,因为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只好到山中去寻找像范滂那样的隐士了。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孤苦无依的心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真意切,意境清新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