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竹树称双清,张处高秋静意生。
我欲相将欧学士,含毫一为赋其声。
【注释】
宜人:指景色优美。双清:指风景清幽,像两个人一样。张处:即高士张翰,晋代文学家。意生:内心宁静。我欲相将:我想和他一起去。欧学士:唐宋时期著名诗人欧阳修的字号。一为赋其声:用笔作画。赋其声:指以画笔来表达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绂在杭州任上时,曾于西湖孤山麓的竹林中画了一幅竹石图。此诗就是他在题画之作。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点题。
第一句“宜人竹树称双清”,是写景。这一句是全诗的总提。竹和树都是宜人的景物,这里特别提到“双清”二字,是因为诗人觉得这竹树比一般的竹树更显得清幽、高洁。第二句“张翰秋深去”,是叙事。诗人想到唐代高士张翰在秋天的时候离开家乡,到吴地做官去了,不禁感慨系之。第三句“我欲相将欧学士”,是抒情。诗人想跟着张翰一起去吴地,因为欧阳修是著名的文人。第四句“含毫一为赋其声”,是说,如果有机会,他想用笔来描写竹和树的声音。这里的“一为赋其声”,是说要用绘画来表达声音的意思。
这首诗的大意是:宜人的竹子和树木,称得上清新高雅。我真想跟张翰一起,到吴地去做官;如果我能跟欧阳修一起去,就一定能用笔画出他们的声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