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处人偷造化权,红莲开尽灿金莲。
谁知寸烛风光里,又放秋蟾一度圆。

诗句原文:

巧处人偷造化权,红莲开尽灿金莲。

谁知寸烛风光里,又放秋蟾一度圆。

注释解释:

  • “巧处人偷造化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巧妙利用。这里的“巧处”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中那些看似不经意但又精妙绝伦的造物。而“人偷造化权”则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这些自然现象时,往往能巧妙地捕捉到其中的奥妙,并将其运用于生活或艺术创作中。
  • “红莲开尽灿金莲”: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即荷花从含苞待放到完全盛开的过程。其中,“红莲”通常代表着初开时的娇艳欲滴,而“金莲”则象征着盛开后的雍容华贵。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荷花从青涩到成熟的美丽蜕变,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过程中成长与变化的深刻感悟。
  • “谁知寸烛风光里”:此句借用了“寸烛”这一意象,来喻指那些微小却坚韧的生命力量。它们虽然在广阔的自然风光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却能在特定时刻发挥出惊人的能量和生命力。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传递出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使个体的力量再微小,只要坚持不懈,也能够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
  • “又放秋蟾一度圆”:这里的“秋蟾”指的是秋天的月亮,它常被用来象征团圆和完满。诗人用“放”字表达了月亮周期性地圆满回归,象征着事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同时,“一度圆”强调了每次月圆都是一种难得的团圆时刻,提醒人们珍视相聚的时光,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赏析:
    本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中的荷花之美,并通过对“寸烛”、“秋蟾”等元素的诗意运用,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人以荷花的生长过程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