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刍一滴觅曹溪,觅得曹溪也是迷。
何似无心闲逐景,好山迎我作诗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掌握能力。此题属于综合考核型默写,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要注意在平时积累时多体会诗句的意思,并准确无误书写。

(1)

宓刍一滴觅曹溪:宓,通“谜”字。曹溪,禅宗六祖惠能的道场,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曹江镇。曹溪是禅宗发源地,惠能在此讲法,创立了南宗禅。宓刍,即指迷惘的心境。“一滴”“迷”点明了诗人寻访曹溪的心境。

(2)

何似无心闲逐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如让那无心的心境随意地追逐着眼前的景色,而不要刻意地去追寻什么。这里的“逐”与“觅”相对应。

(3)

好山迎我作诗题:这里的意思是说,那美妙的山峰就像一位热情的主人一样迎接我,让我为它们做一首诗。“好”是形容词,修饰名词。

赏析:

首句“宓刍一滴”是说诗人像寻觅曹溪那样,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心中的一片净土,但最终却一无所获。“一滴”,比喻人的心,也可以指人的精神、思想等。“觅得曹溪也是迷”,是说即使像诗人这样,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好,像惠能那样,在茫茫佛海中寻找自己的归宿也罢,结果都如同在迷雾中寻找曹溪,终究是一无所获,还是迷失了自我。“也”字表明诗人此时内心的迷茫和苦闷。“迷”是动词,意为迷惑、茫然。

第二句承接前文,以“觅得”二字为线索,展开联想。诗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好,像惠能那样在茫茫佛海中寻找自己的归宿也罢,最后都是一场空,如痴人说梦一样,所以“也”字表明诗人此时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第三句以“何似”二字为引子,展开议论。诗人说,不如让那无心的心境随意地追逐着眼前的景色,不必刻意地去追寻什么。“何似”是疑问词,意思是怎么样。“无心”是形容词,意为没有一点杂念、杂心。“闲逐景”是动词短语,意为任凭眼前的景象自由自在地去追逐。“逐”与“觅”相对应。

第四句承接第三句,进一步发挥议论。“闲逐景”是说,不如让那无心的心境随遇而安地去追逐着眼前的景色,也不必刻意地去追寻什么。“好山”,形容词,修饰名词“山”。诗人说,那美妙的山峰就像一位热情的主人一样迎接我,让我为它们做一首诗,将它们作为诗歌的标题,以此表达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与其像诗人那样,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好,像惠能那样,在茫茫佛海中寻找自己的归宿也罢,最后都如同在迷雾中寻找曹溪,终究是一无所获,还是迷失了自我。与其苦苦追寻,不如顺其自然地去欣赏自然的美好,去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这首诗运用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看法:人生短暂,应该及时把握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