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芦苇飐寒汀,乍失西山万叠青。
溪上空烟迷远近,秋声宜向雨中听。

【注释】

萧萧:风声。飐(zhǎn):风吹,吹动。寒汀:冷沙滩。万叠:层峦叠嶂。溪上:指小溪上空。空烟:指云雾缭绕。秋声:秋天的声音。宜:适宜。向:对着。

【赏析】

这首诗写景清新,意境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声,有情。

“萧萧芦苇飐寒汀,乍失西山万叠青。”起首两句写舟行途中的所见所感。“萧萧”是风吹芦苇发出的声音,它使本来就很冷的沙滩更觉寒冷,使人感到瑟瑟发抖。“飐”,同“飐”,风吹的意思。“寒汀”,指水边或沙洲上被风吹拂着的沙地。“万叠青”,形容山峦重重叠叠,连绵不绝,颜色青苍。这里诗人把“万叠”与“青”联系起来,突出了山峦的青翠和层叠的特点。“乍失西山,万叠青”是说忽然从眼前消失的那万重青山,仿佛刚刚来到眼前一样。这一句中,诗人抓住了一个最能引起人们联想的景物——西山,来表现一种时间上的迅速变换,突出了景物的新奇和引人入胜的魅力。“溪上空烟迷远近,秋声宜向雨中听。”后两句是写舟中的感受和景色的变化。“空烟”是指云雾弥漫的上空。“迷远近”,即模糊难辨。这两句的意思是:在雨中的小溪上空,飘浮的云雾迷蒙难辨,随着雨点洒落,又给四周带来了清朗、明净的景色。这里的“秋声”是指雨打在树叶上、草叶上、树枝上发出的清脆声音,这种声音最具有音乐性和美感。“秋声宜向雨中听”是说在这优美的环境中,那悦耳的秋声最适宜于在雨中倾听,更能体会到其美妙的韵致。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纯客观的描摹描写上,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象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之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充分体现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典型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