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土从来桑作田,宜晴宜雨养蚕天。
女红并与农功溥,卒岁常吟七月篇。

注释:

闻浙省今年蚕缫甚盛喜而有作 其四:在浙江省,自古以来就是桑地和田土兼有的。蚕丝的生产需要晴好天气和充足的养蚕水,因此适宜于浙江的气候。女红和农功是并重的,每年到年终的时候,都会吟诵七月的文章(《七月》是古代的一首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蚕桑生产之诗。首句写蚕桑生产的自然条件,次句写养蚕的气候条件,三、四句写养蚕的劳作者。全诗用词简净,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蚕桑”一词,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内容。这里说蚕桑生产有赖于天时,而养蚕的气候又是“宜晴宜雨”的,可见诗人观察细心,对劳动条件的分析入微,表现出他对蚕桑生产的热爱和关心。“女红”即女子纺织,“农功”指男子种田。从“与”字可以看出,养蚕与种田一样是男女都应从事的生产劳动,而且养蚕比种田更为重要。因为蚕丝是妇女的细工活,而种田则是男子的主要劳动。“溥”,通“播”,意思是广泛、普遍。“卒岁常吟七月篇”,是说自己终年忙于劳动,常常吟咏《七月》这首诗。

语言平易通俗,但含义深远。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勤劳朴实、辛勤工作的赞美之情,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