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十里窣青丝,警跸声中驾六飞。
最爱沾衣朝气润,轻云犹作雨霏霏。

【注释】

北郊:指北京郊外。礼毕:祭祀结束。圆明园:清代的一座行宫,位于今北京海淀区北。道中:路上。

其四:此诗的第四首。

青丝:《汉书·武帝纪》有“乘舆所过,路无拾遗”之语,后人因以“青丝”代称天子车马所经之路。

六飞:《汉书·武帝纪》载,武帝时,车驾所至,行人皆避,“行者让路,归者反轨”。后因以“六飞”比喻天子的车辆。

雨霏霏:形容春雨细密而多。

【译文】

京城郊外的祭祀活动结束,我回到了圆明园的路上,路上杨柳依依,随风轻摆,垂杨如翠,柳丝飘拂,宛如青丝一般。在皇帝出行的道路上,禁卫森严,车驾声中,六驾马车缓缓前行。我最喜爱那清晨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使得衣裳更加清爽润泽。轻风吹拂着云朵,仿佛是天上的雨滴纷纷落下,形成了霏霏小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完北郊祭祀活动后回到圆明园途中即兴所作的一首七绝。全诗写景细腻、意境幽深,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内心的喜悦之情。

首句“垂杨十里窣青丝”,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垂杨柳摇曳生姿的美丽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之中。接着,“警跸声中驾六飞”一句,通过描写皇帝出行时的威仪和气氛,进一步渲染了这一美丽场景的庄重和神圣。

第三句“最爱沾衣朝气润”,则是诗人对这种美景的赞美,他特别喜爱这早晨的阳光和空气中的清新,使得自己的衣裳更加滋润。这里的“朝气”、“润”等词语,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最后一句“轻云犹作雨霏霏”,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美好的境界。诗人看到轻风拂过云朵,似乎预示着一场春雨即将来临。这种由晴转雨的景象,既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画面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喜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富有美感,还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