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金摇曳,春波玉拍浮。
吴门知不远,更有仰苏楼。
【注释】
舣(yǐ):停船靠岸。
吴门:指苏州,因苏州有吴门之称。苏轼曾作《书吴道子画后》云“吾尝戏谓此道子所为也,使二疏见之,必当正色呵之。”又《东坡志林》卷一载苏轼在苏州时曾说:“吾昔有诗云‘我昔少年日,笑曹刘李杜’,今看之皆俗物耳。”可见苏轼对吴门的山水十分欣赏。
仰苏楼:即苏州的望苏阁。苏轼《和秦太虚韵》中云:“忆昔游吴下,瞻望苏台楼。”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画中的景物来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写画中之景,第二句点出画意,第三句由画及人,第四句再回到画上来,用一个“更”字把全诗绾合起来。
这首诗从画中景物入手,写岸边柳影摇曳,春波荡漾,接着写吴门近在眼前了,更有那著名的仰苏楼。
第一句“岸柳金摇曳”,写画中之景。岸边柳枝随风飘动,犹如金色一般;第二句“春波玉拍浮”,写水中之景。碧绿的春水好像玉石一样在水中浮动。“岸”“春”二字是画面上的主体,“金”、“玉”二字是点缀,写出了画境之美。
第三、四句则点出了画意,也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吴地的景色,与自己的家乡如此相似,真是“遥怜故园菊”了。“吴门知不远”一句,说明自己虽身在异地,但心系家园,对故乡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更有仰苏楼”,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