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轩种嫩篁,姌姌四五个。
何必羡渭川,亦有清风簸。
【注释】
紫泉行宫杂咏:这是一首咏物诗。紫泉:即紫水,在今浙江杭州西南。行宫:皇帝的行宫。杂咏:即咏物诗。其九:是这首诗的第九首。竹埭(dá):用竹子编成的坝子。
【赏析】
此为咏竹之作。诗人以竹为友,对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全诗写得清新自然,毫不雕琢。
“傍轩种嫩篁,姌袅四五个。”这两句是写种竹的事。“傍轩”,靠近轩窗;“种”,种植。“嫩篁”(嫩竹林)生长在轩窗外。“姌袅”形容竹子细长柔美的样子。“四五个”,数量词,指竹子的多少。“种”字下得生动,把种竹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和对竹的珍视之意表达了出来。
“何必羡渭川,亦有清风簸。”后两句则是说:“我不需要羡慕渭水之滨的竹林,因为这里的竹子也有清风来簸。”渭水之滨的竹林,是指西晋张载的《游仙诗》中所写的:“翩翩舞凤凰,仪态纷蔼蔼。清流激湍响,曲岸杨梧桐。”“清风簸”三字,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净也,地之静也,春之生也,夏之长也,秋之成也,冬之藏也,夫是之谓天乐!”意思是自然界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这里,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喜爱竹子的情感。
【译文】
在窗旁栽种几根嫩绿的竹子,有四五个枝条垂挂在轩窗旁。
我无需羡慕渭水边的竹林,那也有清风来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