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蜀欣逢年,教开移粟船。
不因读汉诏,拯溺自应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此诗的注释是“四川总督黄廷桂奏蜀省岁丰谷贱因命转粟二十万石赈淮扬被水州县诗以纪之”,据此可知,这是一首记叙诗,作者黄廷桂在奏折中报告川省丰收的情况,并请求皇帝将丰收的粮食运往淮河以南遭受洪灾的州县。全诗共四句,首句点出主题;后三句分别写诗人向皇帝陈述的理由和建议,表达了诗人对灾区人民的同情与关切。最后一句“因命转粟二十万石赈淮扬被水州县”,表明诗人的建议得到朝廷的批准。

第一二句:四川地区今年丰收,教民开凿运粮船,准备运往淮南受灾的地方。

三四句:不只是因为汉文帝曾发出“救济灾害,救助人民”的诏令,而是应当这样做才是天理人情所要求的。

五六句:所以,我请求皇帝下令将丰收的粮食运往淮南受灾的地方。

七八句:这首诗是黄廷桂在奏折中报告川省丰收的情况,并请求皇帝将丰收的粮食运往淮河以南遭受洪灾的州县。

【答案】

①全蜀欣逢年,教开移粟船:四川地区今年丰收,教民开凿运粮船;②不因读汉诏,拯溺自应然:不只是因为汉文帝曾发出“救济灾害,救助人民”的韶令,而是应当这样做才是天理人情所要求的;③因命转粟二十万石:所以,我请求皇帝下令将丰收的粮食运往淮河以南遭受洪灾的州县。赏析:诗人通过奏折的方式,陈述了四川丰收的实情,同时提出了将丰收的粮食转运给淮南受灾地方的建议。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基于他对天理人情的了解,认为救济灾区是应该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