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非黟山,岚霭朝暮浮。
飒然风散之,写出汉宫秋。

【题解】

此诗为作者为慎郡王画的黄山三十六峰之一芙蓉峰而作,是组诗中的第四首。

【注释】

慎郡王:指慎郡王慎粲。

芙蓉:山名。在今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译文】

黄山不是黟山,但云雾缭绕,早晚浮动;

风飒飒地吹散了它,就像汉宫里的秋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慎郡王画的黄山三十六峰图芙蓉峰所写的题咏诗。首句点出“芙蓉”二字,表明这是一幅描绘黄山芙蓉峰的图画。次句写山峰。“非黟山”,并非黟县(今安徽黟县)的山,而是指芙蓉峰。“岚霭朝暮浮”,描写芙蓉峰的云雾缭绕的景象。第三句写山风吹来时的情景。山风吹拂,岚气消散,仿佛汉宫里的秋天。末句是说,风一过去,汉宫里那种萧瑟的秋风就出现了。

此诗写景工致细腻,笔法清丽自然,不事雕琢,清新隽美,有唐代诗歌的特色,是一首具有民歌风味的优秀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