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归来后,盘桓抚孤松。
惟应王太守,篱下一相逢。
【注释】
陶令: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归来后:归来之后。盘桓:徘徊、逗留。孤松:一株松树。王太守:指王献之(王徽之)。王献之曾隐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山,自号“山阴”,故人称其为“王山阴”。篱下:篱笆旁边。相逢:碰面。
【赏析】
这首诗是题文徵明《松阴曳枝图》的,画中松树苍老挺拔,枝叶繁茂,树下一位老者,神态闲适安详,在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这株古松,似乎正在品味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情趣。此诗以写景为主,借咏松以抒怀,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前两句先点出“陶令”,再点出“归来后”和“盘桓”,交代出陶渊明的出处和身份;“抚孤松”则表明了陶渊明与松树的亲密关系。“惟应王太守”,点明了王献之的身份,又照应了上句中的“孤松”,说明这位“陶令”是隐士。
“篱下一相逢”,描绘了陶渊明与王献之相遇的场景:两人在篱笆旁边不期而遇,彼此都感到非常惊喜,于是相视大笑,并互相问候。然而,他们很快意识到,他们之间已经相隔甚远,无法继续相见。因此,他们只能相互感慨,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无奈之中蕴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