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字题亭曰卷云,本因峭茜冠楣棼。
却嫌半夏名不副,略得今朝意为欣。
举目峰峦惬遥望,甄心翰墨挹清芬。
紫微佳句传神邈,𧤏𧤏青螺一㡧分。
【注释】
卷云亭:位于山东泰安。因山势高耸,形如卷云而得名。
峭茜冠楣棼(fēn):指山峰陡峭,树木丛生,枝叶茂密,像冠冕、车盖一样重叠交错。
却嫌半夏名不副:意思是说,虽然它的名字是“卷云”,但它的景色和名字并不相符,就像《诗经》中说的“七月流火”与夏天不符一样。
意欣:心情愉快。
遥望:远观。
甄心翰墨:形容文章写得好。
挹清芬(fēn):挹取清新芳香。比喻吸取知识或借鉴经验。
紫微佳句传神邈:指紫微垣的美景,用佳句来形容,让人感到神秘莫测,仿佛隔世一般遥远。
𧤏𧤏青螺一㡧分(yǎng mò fèn):形容山峰的轮廓,像青螺一样分明。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游历泰山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卷云亭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卷云亭的景象和感受。
首联“选字题亭曰卷云,本因峭茜冠楣棼。”诗人在选字题亭的时候,就以“卷云”作为名字,这是因为山峰的地势高耸,形状如同卷曲的云彩。而“峭茜冠楣棼”(chǎo cì guān méi fén)则是指山峰陡峭,树枝繁茂,枝叶交错,如同冠冕和车盖一样重叠交错,形象地描绘了卷云亭的壮丽景象。
颔联“却嫌半夏名不副,略得今朝意为欣。”诗人认为卷云亭的名字并不够恰当,因为它并没有完全展现出它应有的美丽景色。然而,他仍然感到欣慰和满足,因为今天能够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
颈联“举目峰峦惬遥望,甄心翰墨挹清芬。”诗人放眼望去,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峰,感受到了远处的美景。同时,他也深深地陶醉在这片美景之中,汲取着其中的精华。这里的“甄心翰墨”指的是文人的才情和学识,而“挹清芬”则是指吸收清新的气息和芬芳。
尾联“紫微佳句传神邈,𧤏𧤏青螺一㡧分。”诗人赞叹紫微垣的美景如同一幅传神的画卷,让人感到神秘莫测,仿佛隔世一般遥远。同时,他也用“𧤏𧤏青螺一㡧分”来形容山峰的轮廓,如同青螺一样分明。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