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摇覆草茵萋,闲馆潇清古寺西。
却祇隔墙看幡刹,那曾寻径问优尼。
南临蓟野春和起,北接盘山夕霭低。
月过上元动归静,一钩妙义更重提。
【诗词正文】
柳金摇覆草茵萋,闲馆潇清古寺西。
却祇隔墙看幡刹,那曾寻径问优尼。
南临蓟野春和起,北接盘山夕霭低。
月过上元动归静,一钩妙义更重提。
【注释解释】
柳金:指柳树上的金黄叶子。
茵:草席。
闲馆:安静的亭台。
潇清:清冷。
却祇:只,仅仅。
却:同“仅”。
祇:同“只”。
却祇隔墙看幡刹:只能从墙上看到寺庙的一角。
幡:旗子,佛教中的法物,这里指佛寺的旗帜和装饰。
刹:佛教语,梵语“桑伽”意译而来,即寺院,指寺庙。
那曾:未曾。
寻径:寻找道路。
径:小路,小路,小路。
优尼:僧人。
优尼:僧人。
蓟:古代地名。
野:田野。春天时野草长满。
和起:和煦升起。
北接盘山:北方接壤盘山。
盘山: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因山峰如盘而得名。
夕霭低:傍晚的云气很低。
月过上元:月亮过了中秋节。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节、灯节等。
动归静:动与静相对,这里比喻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钩:指月亮。
一钩妙义:一个弯钩形状的月亮象征深奥的含义或道理。
妙义:深刻而精微的意义。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元前一〇七二年),当时作者任大名府推官。本诗为《登高秋怀》组诗之第四首,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含蓄隽永,堪称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