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曙浓阴集霰来,须臾剪水落毰毸。
阶头气暖溶溶化,墙角风寒旋旋堆。
装絮却先柳眼放,驱蝗都喜麦心培。
御园灯景才方过,万树银花此重开。

【注释】

达曙:到天明。浓阴:密布的树木。雪霰(xiǎn):雪花和雨点,即雪和霰。须臾:片刻。翦水:使水面结冰。毰毸(chúcǎn):冰凌子,像鱼骨。气暖:指气温升高。溶溶:水珠晶莹闪烁的样子。墙角:屋檐下。风旋旋堆:形容积雪随风旋转堆积。柳眼:柳芽初发。驱蝗:用麦秆驱赶蝗虫。麦心培:利用麦杆作为饲料喂养蝗虫。御园:皇帝的园林。灯景:节日的灯火辉煌。万树银花:万棵树木披上白雪,如同银装素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在描写雪时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一是从视觉来写,一是从感觉上来写。全诗以“雪”为中心词来组织材料,通过景物的变化来反映诗人对雪的热爱之情。

首联先写“雪”,接着就写雪后景色,这是一幅画卷,从上至下依次展开,层次分明,有主有次。第一句写“雪”的到来,第二句写雪的消融。第三句由上及下写雪后之景,最后一句又回到雪前之景,这样层层推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颔联写雪后之景,这是一幅动的画面,由下而上依次展开。这两句写雪后,先从地面开始,然后写到屋顶、墙角、树枝、柳枝等。这些景象,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体。

颈联写雪后之景,这是一幅静的画面,由近及远依次展开。这两句写人的动作,先是“装絮”,然后“驱蝗”。装絮是指把棉絮装进被窝里,驱蝗则是用麦秸草来驱赶蝗虫。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安排了两个动词,不仅使诗句更加优美,而且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了诗人的意图。

尾联写雪后之景,这是一幅大的画面,从上而下依次展开。这两句是说,御园里的灯光刚刚熄灭,万棵树木上的积雪又开始融化了。这里的“灯景”指的是节日的灯火辉煌。“银花”则是比喻之意,这里是指树上的积雪。诗人在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把雪后的景象描述得更为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这种感情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